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繁忙的春节学期已经过去,或颓废,或激情。近日,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各项工作流程展开工作,恪尽职守,目标明确。

会议第一项,姚承胜副院长总结了假期工作:
1.学院迁往东校区的搬家工作。各位老师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东西两个校区搬迁工作。
2.访企拓岗工作。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带领教师们利用假期走访多家行业知名企业,紧密围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企共建外语人才培养基地、订单式定制化外语人才培养、高质量外语类人才精准输出等议题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3.顺利完成2025级招生工作。
4.学院圆满完成了21级毕业生就业核查工作。
会议第二项,姚院长布置新学期工作安排:
1.辽宁省教育厅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学院制定了明确的分工,由各教研室收集2024届毕业生论文文档,做好上传系统的准备。
2.做好25级迎新工作。8月29、30日,2025级新生报到,学院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迎新工作。
3.做好各级各类外语竞赛的报名工作,学院要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如外研社国才杯、外教社词达人比赛等。
4.全力做好22级考研工作。学院将组建22级考研大团队,进行一对一辅导,确保提高22级考研率。
5.教师要做好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力争上好新学期第一课。

会议第三项,王超副院长对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对学校转设、评估工作做了全面传达,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1.专业建设。各个专业的专业规划;新专业申报(新专业论证)、新专业评估、产教融合;现有专业内涵建设;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026)。
2.课程建设。课程准入制度、优质课程、课程思政、教创赛等;智慧课程建设;教学大纲修订(2026);教学创新大赛。
3.教材建设。教材选用;教材编写。
4.教学改革立项。校级教改课题应该专注于“创新探索”研究;建立“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全流程管理机制;以确保教改成果能够真正反哺教学质量提升。
5.产教融合。引入“产业导师”,开设“订单班”“微专业”,无缝对接市场需求。
6.毕业论文。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严把“流程关”;建立明晰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严把“出口关”;建立复审与抽检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毕业论文通过系统填报。
7.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制度,筑牢规范基础;严控教学过程,确保环节落地;建立“多元评价+反馈整改”的监控机制;规范档案管理,保障数据可溯。
8.考研工作:形成一对一导师制。
9.创新创业工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10.科研工作:征集科研讲座内容。
会后,各教研室全体教师对于智慧课程建设进行研讨。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了新的教学工作当中,力争在新的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